欢迎来到浙江省古塔保护信息采集及应用平台 【后台登录】 【意见反馈】

文化原意

    古人认为生命的形成方式有四种:卵生、胎生湿生(从水中出来)、化生(直接生成)。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四生篇·会名部》引《涅盘经》云:“依此生死,故有四生:依壳而生日卵,含藏而出日胎,假润而兴日湿,效然而现日化,众生所摄不过此四也。


引申意义

    执荷童子的形象出现在佛典《报恩经·论议品》中鹿母夫人化生的故事。故事说,波罗奈王见到步步生莲的鹿母夫人,十分喜爱,将其娶回官中。后来鹿母夫人怀孕,却只产下一朵莲花,于是遭谴,所生莲花也被弃置在后园水池中。一日王在池旁宴乐,震动莲花池,池旁有一大珊瑚,珊瑚下正是鹿母夫人所生莲花,其花正发出赤红妙光。并且此花足有五百叶,一叶下有一童男,样貌端正妙好。王于是知道这是鹿母夫人所生,结局皆大欢喜。类似的故事情节也见于佛经《杂宝藏经》中的《莲花夫人缘》与《鹿女夫人缘》,故事都一致的表达鹿母夫人所生千叶或五百叶莲花,莲花的每一片叶子下面都有—个小男孩。

    化生信仰从唐代就已经出现。唐人《辇下岁时记》载:“七夕俗以蜡做婴儿形,浮水中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可见化生主要表达 “宜子之祥”的美好愿望,这也正契合鹿母夫人的化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