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简介
丝路南道,缤纷非遗六日游。行走于龟兹文化与多浪文化源头的阿克苏,穿行于身姿各异的古树林神木园、随着维吾尔族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舞蹈感受西域曾经的辉煌,赶往"万山之州"柯尔克孜族克孜勒苏自治州,欣赏柯尔克孜族库姆孜艺术,喀什神秘的香妃墓和全国规模最大清真寺之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民族特色建筑的代表,领略乌孜别克族埃希来、叶来,塔吉克族马球、鹰舞以及维吾尔族喀喇昆仑山区歌舞、赛乃姆的风姿。
行程方案

线路名称:丝路南道,缤纷非遗之旅

整体行程:

 

行程地图:

2.jpg

详细行程:

第一天:乌鲁木齐乘飞机抵达阿克苏,入住酒店。

第二天:温宿大峡谷-阿克苏市博物馆-阿瓦提县多浪部落-阿克苏入住酒店

第三天:阿图什市-阿合其县-阿图什市

第四天:喀什职人街-艾提尕民俗文化景区

第五天:塔什库尔干县-慕士塔格峰-喀拉库里湖-盖孜大峡谷-布伦口沙山、沙河-克尔克孜族民俗风情-入住塔什库尔干县-石头城-体验塔吉克族马球、鹰舞、民歌。

第六天:英吉沙县-喀什-乌鲁木齐 

线路精彩欣赏:


阿图什是现代维吾尔文化艺术的摇篮,来到这里,处处可见维吾尔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和维吾尔工艺传神的艺术魅力。新疆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歌舞之乡,而阿图什在这个歌舞之乡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维族姑娘的舞姿很美 演唱者更是让人陶醉 。阿图什的民歌把维吾尔族的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

阿图什民歌大致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其中肉孜爱莱姆、哈里旦等民歌被戈巴良人所创造,多斯提海尼木、阿西那将、赛地古丽、大毛拉、古丽尼沙汉等民歌被上阿图什人民所创造。阿斯塔乃木“我的首都”、巴西拍的守调子、西塔其调子、坎拜尔尼沙等民歌被阿扎克乡松他克乡所创造,现已传遍天山南北,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阿图什民歌至今在民间所流传的阿图什民歌有500多首,从内容上大致分为赞父母歌曲,赞劳动歌曲,恋歌,流浪人歌,以反对封建婚姻为内容的歌曲,哀歌,摇篮曲等7大种类。

和新疆其他区域的维吾尔族民歌相比,阿图什民歌题材广泛,思想情感真实,内容贴近生活,语句通俗易懂,主旋律高昂,曲调活泼而悠扬,每一首歌曲都表达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悲欢离合,爱憎观念及对现实生活的期望等情感。

慕士塔格峰,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海拔7509米。它峰顶的皑皑白雪,犹如满头白发,那倒挂的冰川,犹如胸前飘动的银须,它像一位须眉斑白的寿星,雄踞群山之首,在维语中,:“慕士”为冰的意思,“塔格”为山峰之意,而“阿塔”为父亲之意,“慕士塔格阿塔”就是“冰山之父”。

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东南部,周边有慕士塔格峰、公格尔峰及公格尔九别峰,三山耸立,如同擎天玉柱,屹立在美丽的帕米尔高原上,成为帕米尔高原的标志和代表。览三山之风光,观高原之壮阔,是游人登临帕米尔高原的最大乐趣和向往。多少年来,顶礼膜拜者有之,探幽问险者有之,一些国内外登山队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越是神秘的地方越充满诱惑,中巴公路就从慕士塔格山脚下绕行而过,因此,当慕士塔格山下的卡拉库勒湖畔修建了多功能的服务设施后,更多的国内外登山者轻车简从,一辆自行车,一顶小帐篷,一只小睡袋便奔到慕士塔格山下安营扎寨。夏秋季节,五彩绚丽的小帐篷象盛开的花朵,将荒漠戈壁,雪山草地装扮得分外妖娆。 更多的人则是以朝圣者的虔诚来这儿领略慕士塔格峰与卡拉库勒湖相映成趣的湖光山色,或搜集深深蕴藏在慕士塔格山下,卡勒库勒湖底深沉的文化底蕴。

“艾提尕尔”是“节日,欢乐的广场”的意思。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来历也是历尽沧桑:这里原是系征服中亚的阿拉伯大将屈底波留下的伊斯兰教传教士的麻扎(墓地)。公元1537年,当时喀什的统治者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为纪念葬于此地的叔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的清真寺,成为其前身。这期间又进行了三次大的改扩建,一直到1872年,中亚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为笼络人心,下令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附属建筑物组成。寺门用黄砖砌成,石膏勾缝,门高4.7米,宽4.3米,门楼高约17米。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坚一个18米高的宣礼塔,塔顶均立有一弯新月。每日黎明,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门楼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顶端也托着一个尖塔。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庭院,院内有花木及水池。南北墙边各有一排共36间教经堂,供主教阿匐讲经之用;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分内殿和外殿;寺顶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呈方格状。顶棚上和木柱的四角,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主殿内正中墙上有一壁龛,内置轿式宝座,每逢做礼拜时,大毛拉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节日,大毛拉则在此宣教。

“卡拉库里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岭环抱,特别是周围的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更为其增添了神奇而美丽的色彩。静静的水面映衬着巍峨又神秘的慕士塔格峰,白雪皑皑,水天一色,景色格外迷人。

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既是登山旅游者的快乐大本营,也是过往旅客参观游览的热点场所。湖边有毡房、木板房可供旅游者下榻,包括新鲜蔬菜在内的风味餐,岸边备有小橡皮船可供人们在湖中自由荡游,还有骆驼、骏马等供游人之需,尽情欣赏帕米尔高原的大好风光。     

卡拉库里湖在群山环抱之中静谧安逸的流淌着,湖畔的苏巴什草原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常有柯尔克孜族牧民在此驻牧。遇到晴朗的天气,碧水倒映着银峰,湖光山色浑然一体。虽然海拔3600米的高度上,让人有些气喘眩晕,走路飘忽,但是这般如诗如画的景色,足令每位到此一游的人都目不暇接,开心忘我。

千百年来,卡拉库里湖平静地躺在雪峰之下,似妩媚少女倚偎在英雄的怀抱,湖水深邃莫测、洁净清碧,一派旖旎原始风光,为这巍峨浩瀚的雪山、苍茫壮阔的高原,平添几分神秘柔美的气息。美丽的“卡拉库里湖”,是帕米尔高原明亮的眸子——倒映着幽蓝山脊、皑皑雪峰、绿色草原、褐色牧群和热情奔放的柯尔克孜人,诉说着帕米尔高原上一个又一个动人的传说。

阿克苏博物馆位于阿克苏市西广场,广场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5309平方米,是一座集历史、艺术、民俗、自然为一体的博物馆,体现了阿克苏特有的“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阿克苏博物馆建成于2008年,总投资4250万元,是上海援建和地方财政配套方式共同完成。

   阿克苏博物馆陈列历史出土文物等1239件,博物馆内部陈展运用了众多高科技技术手段,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阿克苏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诸如多浪人生活场景、多浪木卡姆的幻影成像剧场、翻译家鸠摩罗什生平电子书、龟兹乐舞舍利盒三维立体成像、古城复原三维动画、古代货币铸造场景、集音罩等,通过形象直观的陈展手段,让观众在视觉、听觉和互动参与等方面更直接、更生动地认识和了解阿克苏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特点。



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东经75.241716度,北纬37.786708度的位置,是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通道上的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语就是“石头城”的意思,塔什库尔干的石头城的命名便颇有地域性的特色。从古城遗址的外观上看,石头城堡建在塔什库尔干河左侧的台地上,海拔3700米,形势极为险峻,总面积10万平方米,遗址分内外两部分,外城方圆3600米,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只能见到城墙、炮台和居民的残址,城外建有或断或续的多层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内城保留相对较完整,古代城堡的规模依稀可见。城垣周长1285米。城基是用石头砌成的,城墙则是用泥、石砌成的,还有几处用土坯修筑的哨所和炮台。四角有四座大门,其中东北角外城的大门保留较为完整。  

石头城在历史上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关于塔什库尔干石头城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书》:盘陀国,国有十二城,风俗与于田相类,出好毡、金、玉。公元644年,唐玄奘从印度求往取经回国时,来到盘陀国,他记载说,该国首府建筑在一个大石岩上,背靠陡多河,城周长20多里。唐朝统一西域后,这里设有葱岭守捉所。元朝初期,大兴土木扩建城廓,旧的石头城有了新颜。光绪28年,清政府在此建立薄犁厅,对旧城保进行了维修和增补。1954年这里成为塔吉克自治县首府。

石头城历史悠久,是历史变更的象征。

奥尔朵是柯尔克孜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奥尔朵是由249个羊拐、一个汗(铜钱)、一个约35公分的量尺和阿巴拉克组成。

两队中谁先开始呢?这个就取决于游戏的主要道具——羊拐了!比赛前由两队各选派一名代表,在249个羊拐中或自己携带一个羊的左腿羊拐作为本队的信物交给裁判,裁判将两个羊拐抛向空中,看羊拐落地的情况,如果一个队的羊拐站立,则这个队就先开始打羊拐。每个队每人有三次机会将圈内的羊拐打出,一般每队会选出最好的选手,用阿巴拉克站在圈外,脚后跟踩在圈内任意一点打击放置在中心的羊拐,如果将一个或者更多的羊拐打出圈外,由本队队员将打出的羊拐拾起。如果在比赛中,一方将羊拐的多数打出圈外,同时将汗(铜钱)也打出圈外则胜。

大家从游戏规则的介绍中不难看出奥尔朵对参加者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不高,也不受场地限制,开展起来较为容易,是柯尔克孜族在历代游牧生产生活中逐渐发明创造出来的,用来强身愉心,这项运动最能体现早年游牧部落团聚和欢乐的心情,这项运动中在竞争中有礼让,有蛮力而不粗野,趣味横生而不庸俗,表达着今天柯尔克孜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场景。

 

位于新疆阿克苏市,2006年开始规划建设旅游景观,构建了阿克苏旅游独有的魅力和气质,将阿克苏市建设成了西北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之都。

阿克苏市多浪河景观带改造工程于2006年规划建设。工程规划全长7.7公里,分三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长2.45公里。近几年,阿克苏市充分挖掘多浪河两岸的土地、文化、景观、品牌经营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商贸、娱乐等服务项目,力争用两到三年把多浪河区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观光、运动、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带和经济带,把阿克苏市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之都。 阿克苏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早于敦煌石窟200多年开凿的四大石窟之一——克孜尔千佛洞,长河落日的中国第一大内陆河——塔里木河,天山第一峰——托木尔峰,离人类最近的冰川——科其喀尔冰川,有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世界最大的原始胡杨林——沙雅原生态胡杨林,有超乎寻常生长着千年奇树的神木园,有中国最美的峡谷——天山神秘大峡谷和温宿神奇大峡谷……高山、湖泊、峡谷、胡杨、大漠、戈壁、绿洲交相辉映,构建了阿克苏旅游独有的魅力和气质,是新疆旅游资源的博物。

多浪河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清澈流淌的河流”。阿克苏地区是新疆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境内共有冰川1298条,面积为4098平方公里、储水量约2154亿立方米。高山冰川、天山积雪是地表河水的主要补给源泉。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器,柯尔克孜族也不例外。但是专门属于女性群体的乐器在男权至上的社会却少之又少,而柯尔克孜民族就有这样一种乐器,柯尔克孜人称其为“奥孜库木孜”或“铁米尔奥孜库木孜”。这种乐器只有柳树叶那么大,为乐器家族中最小的一种。

奥孜库姆孜主要由女性吹奏的乐器,特别是少女。奥孜库姆的声音柔和温婉,柯尔克孜少女几乎每人随身都带着 “奥孜库姆孜”,伙伴们相见,以“奥孜库姆孜”交流信息;与情人相遇,以“奥孜库姆孜”交流感情。奥孜库姆孜分为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木制的奥孜库姆孜琴是将木片中间削薄,里面夹上弹片。它体积小,象柳树叶般大小,重量轻,只有几克重,携带方便。在演奏时,将乐器抵于门齿之间,用手拨动弹片;也可倒放在口中,用舌头轻轻拨动,由一呼一吸而发出声音。根据演奏的性质,决定制造的大小,但演奏的方法和木制琴大同小异。

 这种“乐器”很快就在草原上传播开来,姑娘们依照草叶发音的原理, 制作出这种乐器,并根据演奏方式,给它起了一个美妙的名字“奥孜库木孜”。

阿瓦提多浪部落景区位于阿瓦提县玉满闸口胡杨林区,距阿瓦提县城18公里,占地8000余亩,其中有原始胡杨林3000余亩。景区已完成项目有特色餐厅、刀郎民俗展馆、刀郎人村寨、水上乐园、沙滩浴场等。2008年12月24日,阿瓦提县多浪部落景区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景区主要打造的是多浪文化。 多浪文化是维吾尔文化的一个分支,多浪的意思是“成堆地聚在一起”,过去,很多农奴和难民为了躲避战争和反抗压迫,逃到叶尔羌河下游平原荒无人烟的大漠胡杨林里,聚在一起过着自由自在的流浪生活,于是就有了多浪(刀郎)的称谓。他们能歌善舞、吃苦耐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造了自己的家园,从狩猎游牧走向了农耕,建立起一个个村庄、乡镇,在岁月的锤炼中,也形成了他们自己独有的文化——多浪文化。 它一直以民间的形式存在着,主要表现在歌舞方面。多浪歌舞也多数是以劳动和爱情为主。他们的歌舞奔放流畅,歌词可随编随唱。多浪人用自己独有的创作方式,将这个民间艺术带出戈壁荒原,走进全国的视野,甚至走出国门,走进欧洲维也纳音乐殿堂。

大家都见过雄鹰在天空翱翔,锐利的眼睛时刻俯视着大地,它们是天空的霸主,是大地的王者。但是你们见过它们安静的停在人的臂膀上,乖巧的等待主人的抚摸吗?

 “猎鹰之乡——阿合奇县”,训鹰习俗历史源远流长,其起源于东方,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却一直保留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绝学。驯鹰和捕猎需要极大耐心和精力,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学了。对柯尔克孜人来说,猎鹰是一个英雄的符号,是他们精神的图腾。千百年来,猎鹰都是柯尔克孜人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然而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和生产方式不断完善,现在柯尔克孜族已结束了昔日那种纯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相对定居,稳定而富裕的生产、生活。时至今日,包括鹰猎在内的狩猎活动在柯尔克孜人民的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已经微乎其微。然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早已融入到民族血脉之中的鹰猎活动依然占据着无法替代的地位。虽然现在他们还在养鹰、驯鹰,但在保护物种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鹰猎活动,已成为草原上的柯尔克孜同胞最常见、最有趣的一种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柯尔克孜人的鹰猎竞技活动正以崭新的面貌进入现代文明的殿堂。

如果说柯尔克孜民族漫长的游牧生活为鹰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石,那么柯尔克孜先民对鹰的原始崇拜则为这项活动提供了文化—心理方面的最初胚基。

驯鹰作为柯尔克孜族的生活习俗,在过去的游牧生活中起到了捕食的重要作用。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柯尔克孜也不例外,这种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就像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一样,背后都有着他们个性鲜明的文化。

他们编织的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用染色羊毛、驼毛编织的挂毯、地毯,用芨芨草、红柳枝编成的帘子、围子等都著称于世。

柯尔克孜族刺绣的各种工艺品以黑、白、红、蓝、绿等基本色调为主,尤以红色最受欢迎。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意义从中透视出柯尔克孜族纯朴、典雅的民族性格。黑色表示深厚博大,顽强朴素,代表着大地;蓝色象征天空,被视为神圣高贵之色;红色表达着欢快、热烈和幸福;绿色象征春天和生机勃勃。柯尔克孜人对白色一往情深,因为白色能引起月亮、面粉、棉花、乳汁等一切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也有纯洁、真诚的寓意。自然中的每一种色彩,都被柯尔克孜人赋予了深刻寓意。柯尔克孜族是游牧民族,柯尔克孜族人民在长期的放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俗,以及特有的民族文化。柯尔克孜族刺绣也随着柯尔克孜族民族的发展经历了现代文化融合的过程柯尔克孜族刺绣是充满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的工艺美术,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了柯尔克孜族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

塔吉克族视鹰为强者、英雄,在民间广布有关鹰的民歌和传说,甚至连舞蹈的起源都与鹰的习性、动态联系在一起,于是形成了“鹰舞”。

鹰舞的主要形式有“恰甫苏孜”、“买力斯”、“拉泼依”等。鹰舞是中国民间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艺术价值很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这些珍贵的民间艺术日渐失去生存的土壤,面临困境,亟待保护与抢救。

鹰舞是塔吉克族的民间传统自娱性舞蹈,场地不受限制。无论田埂地头、庭院室内,只要人们兴致所至都可起舞。鹰舞主要是男人的舞蹈,但也有男女合跳的,也有集体跳的,遇到节日或是婚礼,只要是鹰笛和手鼓声一响起,男男女女都会翩翩起舞。

塔吉克族舞蹈特色的形成和伴奏乐器及其特有的演奏方法分不开,鹰笛、手鼓、拉巴甫(热瓦甫)、布兰孜库姆、塔吉克式艾捷克都是其广泛使用的民间乐器。其中鹰笛是塔吉克族最典型的乐器,吹奏技法繁难,声音清脆宏亮,音调别致、美妙。人们跳鹰舞不仅是为了欢乐,同时也是青年男女传情说爱的方式。在舞场上如果小伙子看上了一位姑娘,就会不断在她面前“献技”,跳各种舞姿,吸引姑娘。这种舞场觅爱的做法,常常会把气氛搞得十分活跃。当小伙子在姑娘面前献殷勤时,姑娘便会害羞地将自己的红头巾搭在小伙子的左肩上,以示爱慕。虽然这次我们没有机会看到,不过不用遗憾,下一次我一定会让你感受塔吉克人传统表达爱意的方式。

在2006年5月20日,塔吉克族鹰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鹰舞也是中国民间舞蹈中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艺术价值极高。

萨帕依是维吾尔族体鸣类打击乐器,一般以野山羊角或两根木把做柄,上面钉有铁皮一块和套有若干小铁环的大铁环两个。演奏时手握羊角或木棍,将其摇动或击手、击肩,铁环撞击铁皮发出嚓嚓声。在民间,萨帕依多用在木卡姆麦西来甫部分伴奏,增加热闹气氛,旧时也是巴克西驱邪治病的乐器之一。

“萨帕依舞”在维吾尔族聚居区流传很广,舞蹈因由男子手持“萨帕依”而得名,娱乐性极强,深为各族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萨帕依是维吾尔民间常见的乐器,可作为一种节奏性乐器加入乐队,也可单独演奏为舞蹈和歌唱伴奏。

萨帕依舞动作多由《赛乃姆》演变而来,在《赛乃姆》舞蹈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跳跃 、蹲转等技巧。有动作幅度大、节奏规整、姿态舒展大方等特点。伴奏音乐也沿用了各地《赛乃姆》音乐的基本音调。多在各种麦西热甫中由舞者即兴表演。英吉沙县的萨帕依舞从19世纪初开始通过名叫吐地依山的民间艺人继承并教给徒弟,当时在本地人中流传。解放前,有些在生活上遭受苦难的人或者是厌世不平者,披散须发,手执萨帕依在麻扎(坟园墓地)悲愤歌唱,以抒发痛苦之情,也有的乞讨者,坐在路旁,平执萨帕依,唱着歌,向人乞讨。本世纪50年代以后,常用于欢快、热烈的民间歌舞伴奏。其表演形式多为边奏边舞,它既是重要的节奏乐器,又是男舞者的道具。

塔吉克族人,有着深邃的眼神,高高的鼻梁,在他们之中流传着古朴的歌谣,而他们的民歌更像是天堂里的歌声,那样美,那样甜,犹如走进了歌的世界,字字句句好像都渗透出积淀已久的力量,撞击着你的心灵,令人陶醉,又令人震撼。

塔吉克族的音乐有弹唱曲、歌舞曲、叼羊曲、哀悼曲、情歌和宗教歌曲等。特有的乐器为纳依(鹰翅骨制的短笛)、巴朗孜阔木(弹拨的七弦琴)和热瓦甫(弹拨的六弦琴)。塔吉克民歌有“拜依特”(一般民谣)、“麦依丽斯”(叙事歌曲)、“菲来克”(斯里库勒方言的悲歌)、“塔勒肯”(葬礼歌)等。

塔吉克族的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流传至今的民歌有反映古老的社会生活、民情风俗、歌颂爱情和宗教仪式的民歌,其种类主要有习俗歌、爱情歌、叙述长诗歌。塔吉克族民歌中的节拍和调子也有不同的变化,在节拍中既有5/8拍、6/8拍这样快节奏的民歌,也有节奏较慢2/4拍的,如《古力碧塔》这样的民歌。人们根据不同民歌的内容和曲调,在鹰笛、手鼓和热瓦甫等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塔吉克族的各种传统民歌主要通过演唱的形式,可以是多人演唱,也可以是独人演唱,有伴奏和无伴奏都可以演唱。

塔什库尔干我去过多次,每一次去,都会听到不少民歌。塔吉克族人在雪山下骑着牦牛,吹着鹰笛放声唱着古老的民歌。在小溪畔,水中映着塔吉克族青年男女的倒影,歌声、笛声在他们之中荡漾,每次听到那歌声,都是一种享受 。

塔吉克族的马球是塔吉克族的一项传统的马背上竞技,多在上层社会中开展。据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资料介绍,马球已有2500年的历史。

世纪维吾尔族的《福乐智慧》中,提到了马球是疏勒贵族必须熟练的一种技艺和修养。马球在塔什库尔干县的历史也比较悠久, 中国体育博物馆考察队在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下的山脚滩里,发现了一处轮廓清晰的古代马球场。这个马球场同史料上常见到的修筑在郊外空地上的马球场一样。据80多岁的塔吉克族老人尼达·热买提拉的介绍,他生下来就住在马球场的附近,目睹过马球的比赛。1964年9月,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成立10周年时,作为一项庆祝活动,也举行过马球赛,距今也有42年。 

研究塔吉克族的马球,对于丰富我国和自治区的马背上竞技的内容和形式,研究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和历史及研究马球在我国的发展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世界屋脊上开展马球的体育运动,这比在其他地区开展马球运动更有意义,也更有保留的价值。目前,许多人已将这项运动渐渐遗忘。县里了解马球的人和传承人已都是65---70岁的高龄人,目前是 “五没有”状况,如不及时抢救,马球这项运动即将消失。

在2006年,塔吉克族马球列入国家非物质文遗产之后,塔吉克族马球再现帕米尔高原。

一场比赛为8小节,每节7分钟。节间休息3分钟,半场间休息5分钟。马球场地长275米,宽183米。两端线有白线和旗子做标志,各设一球门。门柱高3米,用布包裹,以确保安全。两柱间距为7.3米。球槌为木制,柄长1.2~1.4米,厚1.9厘米。槌头成雪茄状,长22.8厘米,直径5.1厘米。球为柳木制成。最大直径8.3厘米,重120~135克。马的身材和年龄不限,但需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特别是脾气温顺,否则易在激烈对抗中受惊、失控而引发事故。比赛设2名裁判员,1名仲裁,1名记录员。重大比赛在两个球门旁增设2名裁判员。